•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主页

文件制度

    文件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件制度 > 正文

    关于印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10 点击量:

    关于印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分党委(党总支),各学院,各部、处(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工作总结》已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本单位教职员工学习,总结经验,巩固提高,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

    中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员会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2021年3月1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对标一流、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追赶超越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学校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学校发展开启新征程。

    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1.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常委会会前学习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形成了理论中心组引领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师生员工跟进学的浓厚氛围。全年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9次,各分党委(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平均学习12次。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被省委教育工委推荐为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建立“学习提示”和“一学一报”制度,加强对分党委(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学习的督促指导。举办2期处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班。组织干部师生开展理论研究阐释,全年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理论研究文章10篇。

    2.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修订完善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逐级建立责任清单,层层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课堂教学、学术活动和新媒体等管理制度,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管用防并举,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做好舆论引导和处置工作,全年无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建好“两微一报一网”,开通学校学习强国号、人民号、视频号、B站等平台,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校园媒体矩阵。坚持主动发声,全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200余篇,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经验做法。

    3.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十大育人”体系,研究制定学校思政工作体系任务分解书,形成了以三年为周期的工作台账,已落实51项具体任务,“三全育人”格局初步形成。坚持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听思政课制度,全年两级领导干部讲思政课100余学时、听思政课200余次。积极组织参加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3人获教学标兵、1人获教学骨干称号,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加强教学研究平台建设,获批“陕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基地”。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创建,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用活疫情防控生动教材,组织全校师生共上全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举办“战疫云报告”系列报告会。面向师生一线挖掘先进典型,举办“榜样的力量”颁奖典礼。2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驻村规划团队获“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研究制定并实施“四史”教育实施方案,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获批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1人获第五届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入围奖”、2人获陕西高校“优秀辅导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中心获批“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4.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学院党组织工作办法》,完善议事规则和程序,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决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44次,研究审议议题174个。严格干部选拔任用,优化班子队伍结构,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完成机关部门和6个学院行政班子换届工作,全年提任处级干部36名、交流处级干部30人,完成36名处级干部试用期满考察。修订完善“三项机制”实施细则和干部考核办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项调研,建立学校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举办处级干部创新能力发展和科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干部600余人次。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等专项整治工作。

    5.基层党建全面夯实。成立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加强过程督促检查,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顺利通过全国、全省首批党建“双创”验收,开展校内首批党建“双创”项目评估和工作交流。完善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师生党支部联系实现全覆盖。选好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实现全覆盖。制定学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全方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举办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党务工作者培训实现全覆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骨干中发展党员,全年发展党员1200余人。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修订完善《二级单位年度党建工作业绩考核指标》,推动基层党支部书记向基层党委(党总支)述职,党建述职考核实现全覆盖。

    6.以案促改扎实开展。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两个通报”精神、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以案促改工作的决策部署精神、全省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精神,成立以案促改工作专班,认真组织专题研讨,细化制定专题学习教育、“四个查一查”“四个专项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工作方案。高质量召开校、处两级领导班子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改出正能量、改出高效能、改出新局面上持续发力,校级领导班子累计整改问题42项,对需要长期坚持整改的问题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以案促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7.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建立、落实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各级责任,推进政治监督。加强对二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的检查指导,有效形成责任落实机制。聚焦工程建设、招生等重点领域,紧盯关键少数,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推进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设立巡察工作办公室,校内巡察机制初步建立。结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自查自纠工作,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等专项整治。坚持廉政谈话、节假日廉洁提醒等制度,有效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将纪律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拓展教育形式,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实事求是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谈话函询7人次,谈话提醒7人,诫勉谈话5人,对有关干部进行提醒谈话98人次。全年立案3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

    8.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召开第六届教代会主席团会议和党政工研讨会,坚持教代会民主评议校、处级领导干部和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支持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深化团学组织改革,加强共青团、学生组织建设,召开学校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学校治理。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修订社团管理办法,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校团委获评“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获评“陕西省标兵学联学生会组织”。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同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

    9.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落实“双百工程”任务,助力乡村振兴,完成洛南县乡村规划。响应“消费扶贫”号召,布设扶贫专柜,采购洛南县、丹凤县优质农产品143.09万元,助力洛南县、丹凤县脱贫攻坚。全校教职工、广大党员干部捐款32.35万元,助力洛南县灾后重建。创新实施“1+1+1”帮扶模式(1个常委带动1个党支部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山阳县驻村联户脱贫摘帽。学校蝉联“双百工程”先进单位,1名党员教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贡献奖”,学校党委在全省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部署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持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建档立卡学生的精准资助与帮扶。

    10.疫情防控扎实有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反应,果断行动,研究制定“三案七制”,建立三级防控应急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教师以最快速度适应线上教学,以直播、录播、云报告等方式开展线上授课与互动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相关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战“疫”;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纷纷响应党中央号召,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师生自愿捐款82万余元;2000余名学生志愿服务各地疫情防控。根据疫情形势,学校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抓好校园管控、信息摸排、物资保障等关键环节工作,复工复学平稳有序。一年来,学校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积累了经验,历练了队伍,治理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二、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1.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全面梳理、认真总结学校“十三五”成绩和经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启动规划文本的起草工作。经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政工研讨会深入研讨,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十四五”暨学校中长期(2021-2035年)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审议稿。

    2.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事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放管服”改革,制定、修订重大(重要)制度20余项,有力激发了学校发展活力。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从2017年的110名进步到2020年的98名。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中,学校位列第95名。积极推进华清学院转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3.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获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获准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并列第二名。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陕西省9项,获批数量均居省属高校第一。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部。34人入选2020-202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获批新增人工智能、城市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3个专业,1个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查,14个专业完成认证申请,4个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复评。强化学生学业管理,体现真管真严,全年本科毕业学生4278人,授位4017人,未授位261人,未授位率6.1%。授予第二专业学士学位74人,推荐免试研究生224人。4名教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5名学生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4.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制定出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及若干配套文件,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研究生教学模式分类改革指导意见》,分类分层次构建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推动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制定《博士研究生学业预警与分流管理办法》,完善学业预警和分流机制,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获准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建筑学实现零的突破。获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学位论文)2项。研究生全年发表SCIE/SSCI/EI/A&HCI收录论文867篇,较上年增长10.9%;研究生参与获准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9项,占获奖总量的65.5%。获批4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2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顺利通过中期考核验收。完成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评估相关工作。全年毕业研究生2246人(其中博士200人、硕士2046人),授予学位2425人(其中博士146人、硕士2279人)。501名优秀本科生进入“本硕一体化”培养计划,较上年增加94.2%。

    5.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全国奖项1022项,较上年增加59.4%,获奖质量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在全国评估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04项(其中6项竞赛首次取得国奖零突破),较上年提高62.5%。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3金1银1铜,首获全国“优胜杯”,金奖获奖数并列全国第十。获第27届国际建协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最高奖。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0项、一等奖32项,位列陕西高校第一。

    6.招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全年招收本科生5021人,出省比例达36.2%,较上年增加3%;招收研究生312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5人,硕士研究生2907人,较上年分别增加11.4%、30.3%。本科招生文、理科全国平均分分别高出省控线39.3分和77.2分,较上年分别提高7.9分和4.5分。博士研究生招生非定向比例达91.9%,较上年提升2.8%,硕士优质生源比例稳定在60%以上。接收推免生215人,较上年提升18.1%,其中直博生4人。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工作平台,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开展困难群体毕业生“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实现有意愿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全部就业。

    7.学科内涵建设持续加强。紧密对接国家学科布局调整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形势变化,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参评方案,明确了“冲A保B扩C”总体目标,24个一级学科参评。动态调整学校学位授权点,撤销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增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已通过省级学位委员会审议。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排名不断提升,已进入全球前4.6‰,化学学科发展态势良好,接近度达70%。高被引/热点论文持续增长,较去年同期提升90%。10个学科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20”榜单。建筑学首次进入“中国顶尖学科”行列,位列全国第2名;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进入全国前10%。

    8.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刘加平院士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全年引进博士以上师资104人,全职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1人获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2个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人获准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4人获得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陕西省“千人计划”短期项目。3人分别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4人入选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7人入选陕西省科技新星,4人获省级教学名师奖。1个学院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人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制定出台学校《编制外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打通类别界限,畅通上升通道,激发各类人员干事创业热情。

    9.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修订学校科研项目经费及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全年科研经费合同额逾4.5亿元。获准国家基金74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67项(包括重点项目2项),社科基金7项。获批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平台2个,共建校地校企合作研发基地8个。获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项,“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3项,合作单位项目28项。获准省科技计划项目129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4项,位居省属高校第一。获准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项目78项,较上年增长39.4%。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项,其中一等奖14项。获批二级军工保密资格,获准国家军工项目2项。SCIE收录论文729篇,较上年增长59.6%,在《Nature》子刊上以唯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请各类专利760件,授权专利678件,其中发明专利196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中,学校位列第79名。

    科技成果转化再结硕果。深化推广“研究院+公司”模式,全年转化专利110余项。结合“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务”产学研合作模式,签订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与到款实现双过亿。学校获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优秀单位,入选“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校”。全资和控股企业全年签订合同额首次突破4亿元,获各级各类奖项60余项。华清集团全年总产值达10.61亿元。

    10.开放办学步伐不断加快。召开国际化工作会议,出台《全面推进国际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国际化建设水平。承办“丝绸之路新材料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论坛”,牵头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新材料国际产学研用联盟”。“西部绿色建筑与环境控制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结构工程与防灾减灾创新引智基地”获批陕西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承办全国外专干部工作培训班。1个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1个项目入选“2020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积极探索疫情期间国际交流线上模式,与6所海外高校达成合作协议,线上线下共派出学生133人。新增来华留学生招生专业3个。安德学院获评“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机构”。全年教育基金会捐赠总收入2833万元。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益,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开源节流,全年财务收入13.82亿元,支出13.29亿元,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全年共完成工程审计项目75项,审计金额1.25亿元;完成工程结算审计70项,金额1.07亿元,审减576.90万元。学校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称号。为二级单位配置办公用房等1.30万m2,完成2247.94万元固定资产集中报废处置。完成招标采购项目178项,总合同额8712.84万元。依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推进实验资源开放共享。完成雁塔校区网络提速升级、草堂校区无线网络一期建设。图书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草堂校区图书馆陆续分层投入使用。推进档案数字化二期工作,档案数字资源体系日臻完善。学报自然版成功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2.校园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完成草堂校区学府城北区建筑高度调整论证报告编制项目立项及招标工作,完成绿色建筑示范中心建设、教职工公寓景观绿化和东大门景观大道南侧环境整治,主田径场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完成草堂校区教职工公寓供电“专改公”工程。草堂校区图书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部分区域投入试运行。完成雁塔校区工程设计实训大楼裙房主体结构施工。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获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获陕西高校“节水节电技能大赛”一等奖,与教育部规划发展中心共建“绿色学校能源研究中心”。

    3.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教职工绩效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面推进南院老旧小区改造,完成42栋楼的外保温节能改造,翻新43栋楼外立面。完善校区安防设施,完成6个区域的景观提升,完成地下管网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实现草堂校区紫阁书院部分宿舍楼、信控楼、机电楼、工程实训中心、综合楼、学府城等教学、科研、办公等主要场所无线网络覆盖。校医院医疗环境不断改善。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相关制度,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保障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附属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高,有效解决了青年教工的后顾之忧。

    4.校园安全稳定不断巩固。巩固省级“平安校园”建设成果,落实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稳定安全检查和问题整治,全年校园和谐稳定。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治安乱点情况摸排及整改,有效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做好师生群众信访工作,有序接待来电、来访,加强对长期缠访、闹访人员的教育引导处置。完善应急预案,积极稳妥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当前,学校高质量发展即将开启新征程。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学校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竞争更加激烈,“前甩后追”形势严峻;学校尚未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A类学科亟待突破,学科整体水平与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还不够契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体系与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三全育人”格局还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标志性科研成果仍然偏少,对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度还不够显著;干部作风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新形势蕴含新机遇,新挑战呼唤新作为。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珍惜机遇,迎难而上,坚持“干”字当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争取进入一流建设行列。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对标一流、真抓实干,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